.......

專家小傳:李芳,第二炮兵總醫院兒科主任、主任醫師,全軍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

  編者按:一項調查顯示,兩代人因育兒觀念不同爆發矛盾的家庭高達82%。在喂養寶寶的過程中,80後、90後的年輕人有著現代的喂養觀念,而老年人總固守著一些傳統的育兒理念。近日,在第二炮兵總醫院的健康大課堂上,專家為兩代人的這些衝突答疑解惑。

  典型病例:小華是一個剛滿5個月的男嬰,由于爸爸媽媽工作繁忙,大多時間都是由爺爺奶奶看管和照顧。為了小孩的喂養問題,兩個年輕人和兩個老年人經常發生衝突。因為爺爺奶奶在喂養小華的過程中,總是按照老年人的傳統觀念,給寶寶吃谷物、喝米湯,有時還不讓媽媽給寶寶喂奶,卻給寶寶喂配方奶,由于喂養不當,導致小華經常上吐下瀉。看到寶寶十分受罪的樣子,小華的爸爸媽媽既心疼又無奈。

  第二炮兵總醫院兒科主任李芳說,在喂養寶寶的過程中,老年人在思想觀念和認識上的誤區主要表現在12個方面,應該加以糾正,否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從而造成終身遺憾。

  誤區1:多給寶寶吃谷物類糧食,比吃蛋白質食物好。專家觀點:寶寶最好六個月以後逐漸添加谷物,因為寶寶胃腸道中的淀粉酶含量很少,消化功能很弱,不像成人的消化功能那麼強,如果過早過多添加谷物類,容易導致消化不良。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3月底的長垣街頭,乍暖還寒,王鳳娥老人艱難地推著涼皮小車,步履蹣跚。她今年63歲了,身體一直不好,原本無需再拖著病體擺攤糊口,因為她以前每個月都能領到數百元的養老金,錢不多,但也足夠維持簡單的生計。然而,4個月前,與縣社保局的一場官司,卻將她平靜而自足的暮年時光徹底打破。

  “官司打贏了,養老金咋沒了?”王鳳娥百思不解。數月來,她和與其有相同經歷的3位老人一直在尋求著答案,追索著自己的保命錢,追索著她們心目中的公道。

  開始:官司打贏了

  據王鳳娥等老人講,她們4人1966年參加工作,在長垣縣棉紡總廠上班,1999年3月經勞動部門批準退休。2001年底,單位破產,失去了經濟來源的她們便靠吃低保艱難度日。2009年,原省勞保廳發布了《關于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若幹政策問題的處理意見》(豫勞社養老【2009】5號)一文,等到了好消息的她們便依據該文件參保,長垣縣社保局向她們每人收取了1987年3月至1999年3月期間基本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10160.1元、“個人繳納”1334.24元,每人共計11494.34元(其中利息6079.94元)。縣社保局自2009年9月28日起為她們發放養老金,每人每月400元,後漲至700余元。

  後來她們了解到,縣社保局向她們收取養老保險費的數額並不合理。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聯合報╱記者唐守怡/即時報導】
2012.04.05 10:15 pm

鼎世推出針對銀髮族設計的YAVi雅米老人機,超大鍵盤、字體及音量,使長輩使用無障礙,特殊放大鏡功能讓閱讀看報更清晰。子女快撥功能設計讓老人家一鍵快速撥打給兒女。當長輩遇突發狀況時,也能透過SOS緊急按鈕求救。優惠價1,388元,兩支合購價2,588元。

附拍照功能的YAVi雅米機i13照相炫彩銀髮手機再加30萬畫素攝影鏡頭,另有簡訊內容報讀及來電姓名報讀功能,=優惠價1,988元,兩支合購價3,688元。另有YAVi i25銀髮族彩色摺疊手機,提供放大鏡快捷功能鍵及手機座充,優惠價2,588元,兩支優惠價4,788元。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中評社北京4月5日訊/“2035年中國將只有3個勞動年齡人口對應1個老人,養老金短缺將是今後各屆政府面臨的最棘手的問題,政府對養老的投入將是‘有心無力’。”燕趙都市網日前登載學者易富賢的文章“明天,中國人靠什麼養老?”:
  
  1980年實行獨生子女政策的時候說,老年化現象最快也得在2020年以後才會出現,並且能夠做到老有所養。但是事實上中國在1999年就進入了老年化社會。在發達國家正在為老年化而憂心忡忡,並提出鼓勵生育的時候,一些人口學家和經濟學家卻反而認為“老年化是中國的福音”、“最好早點到來”,計劃生育是“未富先老”,是開創“未富先老”到“先老後富”的捷徑。

  但是,普通民眾面對汹湧而來的老年化,缺乏那些專家的“車到山前必有路,無路我就跳大江。反正早晚是一死,人生不過夢一場”的勇氣。《新京報》“京報調查”的結果表明,70.8%的人擔心老年後生活不能自理,74.6%的人認為養老院數量和養老金太少。

  同時也可以看出,民眾對潛在的養老危機還缺乏充分認識,只有15.6%的人非常了解養老現狀,80.2%的人只略知一些。與美國85%的人選擇“居家養老”不同,北京只有49.5%的人會選擇“居家養老”。其實大多數人內心也是希望與兒女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但由於絕大多數人只有一個孩子,今後一對年輕夫婦得扶養四個(甚至更多)的老人,“居家養老”顯然是不現實的。既然長期的宣傳是“計劃生育好,政府給養老”,因此民眾將眼光投向社會,40.5%的人選擇“社區養老”,10.0%的人選擇“集中養老”。其實社會養老不過是變相的“養兒防老”,還得靠年輕一代養上一代,這是一個“擊鼓傳花”遊戲,家裡的孩子承擔不了“居家養老”,社會的孩子更加承擔不了“社區養老”和“集中養老”的。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在濰坊濰城區隋和緣老年服務中心范家村分院,老人們正在散步。孫國祥 攝

“離家不離村,離親不離情。養老在鄉村,享樂家門口。”今年3月份以來,山東濰坊濰城區試點“集體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務”的互助養老新模式。5日,記者在試點單位濰城區隋和緣老年服務中心范家村分院看到,這裏的老人互幫互助,其樂融融。

“隨著近幾年外出打工者的增多,以及孩子不和老人一起居住的習慣,就產生了空巢老人。”5日,隋和緣老年服務中心負責人隋愛榮告訴記者,據統計,僅范家村,70歲以上的老人就有不下八十個。這些老人日常起居少人照料,身體又不方便。試點以後,讓村裏老人聚到一塊,這樣孩子出去打工放心,老人湊到一塊兒也舒心。

為了建立多元普惠型的社會養老體係,尤其是滿足農村空巢老人的需求,獲得全國養老服務示范單位的濰城區,為不斷探索完善居家養老服務,擴大助老覆蓋面,日前試點城鄉互助養老新模式,現在在濰城區符山鎮范家村進行試點。“這個模式最大的特點是,政府扶得起、村裏辦得起、農民用得上。”濰城區社區辦主任王龍山介紹,現在范家村已經基本實現了本村老年人集中居住、統一管理、統一服務,滿足了老年人就近、便利的養老需求。

王龍山介紹,這個“集體建院、集中居住、自我保障、互助服務”的互助養老模式在國內已有成功案例。所謂集體建院,即由村集體出資或利用集體閒置房屋進行整修改造,建設互助幸福院,並承擔水、電、暖等日常開支;集中居住,即本著子女申請、老人自願的原則,凡年滿60周歲、生活能夠自理的獨居老年人,由其子女與村委會簽訂協議後免費入住;孤寡老人和“五保戶”可自己提出申請,村委會研究同意後入住;自我保障,即入院老人的衣食和醫療費用由其子女承擔;互助服務,即由年齡小的照顧年齡大的,身體好的照顧身體較差的,彼此協助,抱團養老。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最近,《桃姐》和《飛越老人院》兩部電影熱播,養老話題再次引起關注。

  對于中國獨生子女一代來說,父母的養老問題已然無法回避。今後,供養4個甚至更多老人將會成為中國家庭的常態。無論對年輕人還是老年人來說,這都是一個相當糾結的事情。一方面,他們覺得家庭關係很重要,希望父母在子女身邊安度晚年;另一方面,子女將為此承受巨大的壓力。

  事實上,我國的家庭養老條件明顯缺失。根據民政部的數據,目前我國城鄉空巢家庭超過50%,部分大中城市達到70%。人口老齡化已成為當今世界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也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許多國家都在想方設法,讓老年人“老有所依”。 (文字:趙海建)

  美國

  社會老齡化現狀:美國2010年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的13%。到2030年,65歲以上的美國人將佔到20%,85歲的人數將增加50%以上,100歲的人數更有可能增長近3倍。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目前宇航社區有900多位‘空巢老人’,他們多年沒有子女的陪伴,很多人除了能從子女那裏得到基本生活費外,幾乎和孤寡老人一樣,要獨自承擔生產和家務勞動,獨自面對就醫、維修房屋、取暖等很多生活難題,孤獨地度過晚年;還有相當數量的老人與子女分居,處於隱性空巢狀態,缺少必要的日常生活照料,精神生活貧乏。”長春市綠園區宇航社區主任助理武智文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說。  記者在吉林省採訪時發現,部分地區“空巢老人”數量巨大,養老機構嚴重匱乏,不斷擴大的老齡化群體給現行養老保障制度及社會穩定提出嚴峻考驗。對此,專家建議,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新興社會養老模式,探索社會化、多元化、多渠道、市場化的綜合養老道路,構建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體系。

  養老需求:從救濟到養護

  據介紹,吉林省早期的養老機構是為“三無”(無勞動能力、無生活來源、無法定義務贍養人或者扶養人)老年人提供救濟、養住和生活照料服務而設的社會福利機構。上世紀90年代起,老年人社會福利機構開始突破傳統的“三無”界限,逐步開展自費住養服務,進入了一個新階段,但並沒有跳出“福利機構”的局限。

  長春市朝陽區祥和安養院董事長寧殿軍從事養老事業已經20多年了。他現在經營的安養院是2000年建設的,建築規模一期14400平方米,二期12700平方米,主要面向貧困、弱勢群體,收費標準目前為每月300元至1000元。

  專家認為,從上世紀90年代末期,老年人社會福利的領域驟然擴大,無論在資金來源、資金分配、目標人群、服務方式以及服務的提供者等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革,這種變革是在社會轉型時期大背景下發生的,而且這種變革仍然處在快速推進和演變中。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美國最長壽的老人謝爾比·哈裏斯,于3月31日慶祝了111歲生日。

  被尊稱為“謝爾比大叔”的哈裏斯1901年3月31日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南部,早年是煤礦工人,二戰時應徵入伍,後在東莫林的一家工廠做工,1942年搬至伊利諾伊州奎德城。105歲時,他進了羅克艾蘭康復療養中心。

  生日當天,哈裏斯穿著西裝,戴著國王皇冠帽,看起來精神抖擻,狀態不錯。許多敬仰他的人聚集到療養院為他慶祝,向他表達敬意。羅克艾蘭當地唱詩班還為他演唱生日快樂歌。

  慶祝會上有哈裏斯最愛吃的鯰魚、甘藍葉、涼拌卷心菜、玉米棒和甜土豆派,還有裝飾著紅色玫瑰的生日蛋糕。蛋糕上只插了三支蠟燭,形象地表示著哈裏斯111歲的生日。

  哈裏斯被朋友和家人包圍著,感慨萬千,眼眶飽含淚水。他比兩任妻子和三個女兒都活得長,是家裏的高曾祖父,最年輕的孫子都已經57歲了。哈裏斯說,長壽和快樂的秘訣其實很簡單。“最重要的是要愛人,信任人。我愛每個人,也希望每個人都愛我。”(信蓮)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聯合報╱記者翁禎霞/屏東報導】
2012.04.06 02:21 am


88歲的沈祥(左)昨天捐出省吃儉用的兩萬元,幫助比他更需要幫助的人,老人福利聯盟(右)一度推辭,但沈祥堅持要捐。
記者翁禎霞/攝影88歲的沈祥獨自照顧肌肉萎縮症的兒子,老人福利聯盟等單位為他修屋,他很感激,昨天堅持捐出省吃儉用的兩萬元,要幫助比他更需要的人,社福單位一度退回,他還感恩地說「幫我修房子的錢,又豈止兩萬元」?堅持非捐不可,真情令人動容。
而他的兒子沈雲嵩和爸爸一樣堅強,因為罹患肌肉萎症,醫師評估活不過18歲,如今沈雲嵩已經40歲,雖然萎縮情況愈來愈嚴重,他還是說「真的感謝上帝」。

沈祥原是大陸雲南人,38年隨國軍撤退來台,結婚生子後,未料太太罹患肌肉萎縮症,大兒子在讀國小時也發病,如今太太由小兒子照顧,他則與大兒子同住在一處老舊的房舍,房子不但老,還經常漏水,衛浴設備已壞了多年。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生日蛋糕上只插了三支蠟燭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最長壽的老人謝爾比·哈里斯,於3月31日慶祝了111歲生日。

被尊稱為“謝爾比大叔”的哈里斯1901年3月31日出生於美國印第安納州南部,早年是煤礦工人,二戰時應征入伍,后在東莫林的一家工廠做工,1942年搬至伊利諾伊州奎德城。105歲時,他進了羅克艾蘭康復療養中心。

生日當天,哈里斯穿著西裝,戴著國王皇冠帽,看起來精神抖擻,狀態不錯。許多敬仰他的人聚集到療養院為他慶祝,向他表達敬意。羅克艾蘭當地唱詩班還為他演唱生日快樂歌。

慶祝會上有哈里斯最愛吃的鯰魚、甘藍葉、涼拌卷心菜、玉米棒和甜土豆派,還有裝飾著紅色玫瑰的生日蛋糕。蛋糕上只插了三支蠟燭,形象地表示著哈里斯111歲的生日。

ph4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